2021年1月9日农历是什么日子?答案是庚子鼠年冬月廿六


2021年1月9日,翻开那本已经有点卷了边的老黄历,或是点开手机里那个象征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日历应用,你会发现,这个看似普通的公历日子背后,藏着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时间坐标:庚子鼠年 十一月廿六

有些人可能会觉得,一个日子嘛,有什么好说的。但我不这么看。时间从来都不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,尤其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,它是有温度、有质感、有记忆的。2021年1月9日,这个日子,现在回望,就像一枚被时间冲刷得温润的鹅卵石,静静躺在我们记忆的河床里,当你偶然问起,轻轻一瞥,那些属于2021年初的空气、光线、甚至当时心头一丝若有若无的迷茫,便会倏地一下浮现眼前。

那一天,是一个周六。

一个普普通通的周六,但又因为叠加了庚子年这个沉甸甸的年份而显得非同寻常。庚子,这两个字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,总是带着历史的回响,似乎总与大事件、大转折纠缠在一起。而我们,恰恰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个年份。到了2021年的1月9日,庚子鼠年已然走到了尾声,像一头奋力奔跑了一整年的老牛,终于看到了不远处的终点线,呼哧呼哧地喘着气,准备将接力棒交给辛丑牛年。那种感觉,很奇妙。既有对过去一年惊心动魄的疲惫与回味,又夹杂着对新岁将至的隐秘期盼。

说回这个日子本身,农历十一月廿六。在我们的传统历法里,这叫“冬月”。一个“冬”字,就把当时天地间那种凛冽的体感给精准地描摹了出来。那会儿,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,俗话说的“数九寒天”正进行到“三九”前后,寒气彻骨。北方的窗户上或许还凝着霜花,南方的湿冷也正钻进每一个人的骨头缝里。

冬月廿六,这个日子意味着什么?它意味着,再过几天,就是腊八了。空气中仿佛已经开始氤氲起熬煮腊八粥的香甜气息,那是糯米、红豆、花生、桂圆……各种食材在锅里咕嘟咕嘟融合出的温暖味道,是家家户户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进行的一场味觉预演。它也意味着,离那个万家团圆的除夕夜,又近了一步。在外漂泊的人,心里那根回家的弦,已经开始被拨动,发出嗡嗡的思乡之鸣。

那一天,你我,我们,在做什么呢?

或许,你正裹着厚厚的羽绒服,在超市里采购周末的食材,购物车里堆满了冒着冷气的蔬菜和肉类,盘算着晚上是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,还是炖一锅暖身的羊肉汤。

或许,你正坐在电脑前,敲打着键盘,处理着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。窗外的阳光明明那么好,斜斜地打在桌面上,尘埃在光柱里跳舞,可你却无法起身,只能在心里叹一口气,想着这该死的deadline。

又或许,你正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,享受着难得的闲暇。可能是在公园里散步,感受着冬日阳光那点吝啬的温暖;可能是在一家咖啡馆里,隔着玻璃看着街上行色匆匆的人们,聊着一些无关紧要却又无比治愈的闲天。

我记得,那个时候,我们还生活在疫情的巨大阴影之下。口罩依然是出门的标配,健康码的每一次刷新都牵动着神经。2021年1月9日这个日子,就是在这样一种既日常又非日常的复杂况味中度过的。我们努力地,想把生活拉回到正轨,想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,抓住一些微小而确切的幸福。比如,一顿美味的晚餐,一部有趣的电影,一句来自远方亲友的问候。

这就是农历的魅力所在。它不像公历那样,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用均匀的齿轮推动着我们往前走,周一到周五,循环往复。农历更像是一种呼吸,与节气相连,与农事相伴,与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紧密相扣。它告诉你,冬月了,该进补了,该准备年货了,该想家了。它用一种更柔软、更富人情味的方式,标注着时间的流逝,提醒着我们身处何方,根在何处。

所以,当今天我们再问“2021年1月9日农历是什么日子”时,得到的答案不应仅仅是“庚子鼠年冬月廿六”。它是一幅画面,是一段旋律,是一种情绪的集合。它是那个特殊年份里,一个寒冷但充满期盼的冬日坐标。在那一天,时间的长河里,我们每个人都曾是那样真实地存在过,带着各自的烦恼与欢喜,迷茫与希望,共同汇入了历史。日子,就这么溜走了,但它留下的印记,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生命年轮之上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