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你有没有想过,九月初十,到底是个什么日子? 这个问题,在我脑子里盘旋了好久了,就像一颗小石子,扔进平静的湖面,荡起一圈圈涟漪。 作为一个地道的“吃货”,我首先想到的是,这天能吃到什么好吃的? 哈哈,当然,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略有研究的人(好吧,其实就是有点好奇),我更想知道,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,有什么样的习俗,又承载着什么情感。
翻遍了老黄历,查阅了各种资料,才发现,九月初十,还真不是个简单的日子。 它不像端午节那样人人皆知,也不如春节那样举国同庆,但它自有它独特的魅力,藏在那些被我们逐渐淡忘的细节里,在那些岁月的痕迹中闪闪发光。
我外婆是个特别讲究的人,每逢过节,家里总是热热闹闹的。 记得小时候,九月初十前后,外婆就会开始准备各种食材。 她会早早地去菜市场,挑选最新鲜的莲藕、板栗、山药等等。 外婆做的莲藕排骨汤,那味道,简直绝了! 莲藕的清甜,排骨的鲜美,再加上几颗红枣,炖得软烂入味,喝上一口,从胃里暖到心里。 这就是家的味道,是记忆的味道,也是传统节日的味道。
外婆还会亲手做重阳糕。 虽然现在超市里也能买到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 外婆做的重阳糕,用的是糯米粉、粳米粉,混合着红糖、枣泥、葡萄干,蒸出来香甜软糯。 记得小时候,每次吃重阳糕,都感觉像是在吃“金元宝”,心里乐开了花。 这糕点,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,希望我们能像糕点一样,步步高升,甜甜蜜蜜。 如今,外婆已经不在了,但她的味道,她的故事,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。 每年这个时候,我都会自己动手做重阳糕,虽然味道差了些,但那份情,始终未变。
除了美食,九月初十,还与登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 重阳节,是九月九日,而九月初十,往往也延续着登高的习俗。 想象一下,秋高气爽,阳光明媚,一家人一起去爬山,呼吸着新鲜的空气,欣赏着美丽的景色,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! 站在山顶,俯瞰着大地,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,所有的烦恼似乎都烟消云散了。
登高,不仅仅是一种活动,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。 它象征着向上,向上攀登,克服困难,追求卓越。 也许,人生的道路就像登山,充满了挑战,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,勇往直前,最终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。
当然,不同地方的九月初十,或许有着不同的习俗。 有的地方,会举行祭祖的仪式,表达对祖先的敬意,祈求平安健康。 有的地方,会举办菊花展,欣赏着五彩缤纷的菊花,感受着秋天的浪漫。 还有的地方,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,比如赛马、舞狮等等,热闹非凡。
我觉得,九月初十,最重要的,不是形式,而是传承。 传承什么? 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是敬老爱老的精神,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我们可以通过品尝美食、登高望远、祭祖祈福等方式,来感受节日的氛围,体验节日的乐趣,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,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。
现在,很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兴趣越来越淡。 这让我感到有些担忧。 毕竟,这些节日,承载着我们民族的记忆,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。 如果我们都忘记了这些节日,那么我们的文化,我们的根,又在哪里呢?
所以,我希望,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关注一下九月初十,关注一下传统节日。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,比如,自己动手做一道节日美食,陪着家人一起去爬山,或者,了解一下九月初十背后的故事。
记住,九月初十,不仅仅是一个日期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一种情感纽带。 让我们一起,去探寻它的魅力,感受它的温暖,让传统文化,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,代代相传。 就像外婆做的莲藕排骨汤,虽然简单,却能温暖我们的胃,治愈我们的心。 让我们珍惜这些传统节日,它们是连接我们与过去、与未来的桥梁,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。 还有,别忘了,九月初十,吃点好吃的,心情也会更好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