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22日是什么日子?春节大年初一,兔年新禧开启


提起2023年1月22日,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股暖流,掺杂着些许特别的况味。那可不只是日历上普通的一个格,它分明就是一场盛大而深情的序幕啊——大年初一,癸卯兔年的正式开端!

还记得吗?那一年,那一天,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,带着烟火气、带着食物香、带着人声鼎沸却又饱含祥和的“年味儿”。不同于平日的匆忙,整个城市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按下了暂停键,又被注入了全新的生机。街道上往日轰鸣的车流忽然变得稀疏,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鞭炮声——哪怕城市里很多地方已然禁燃,但总有些角落,藏不住那份传统的热情与期盼,星星点点的声响,像是远古的呼唤,又似是给沉寂一年的大地,悄悄点燃第一束火花。

清晨,天还没彻底亮透,屋子里就窸窸窣窣地热闹起来了。父母总是在这天起得特别早,厨房里传来锅碗瓢盆的轻响,还有阵阵油香、肉香、米香……那是一种混合着希望与慰藉的气味,像一把无形的钥匙,开启了一整年的丰盛。我总喜欢赖在床上,听着这些声音,任凭思绪在半梦半醒间飘荡。记忆中的大年初一,就该是这般模样,温暖,踏实,带着点儿被宠爱的懒散。当然,最终还是抵不过饥肠辘辘的胃和父母的“召唤”,不情不愿地爬起来,套上那件早已准备好的、象征着新春新衣服。红的,是必不可少的,那种饱和度极高的中国红,在这一天,穿在身上,便自带一种被祝福的,蓬勃的精气神。

餐桌上,热气腾腾的饺子,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序曲。那可不是寻常日子里随便包的饺子,每一个皮里,都好像裹着一年的辛劳和对未来的憧憬。有的饺子里,还会藏着一枚洗净消毒过的硬币,谁吃到了,谁就是这一年的“幸运儿”,寓意着招财进宝。我至今还记得,我妈包饺子时那专注的神情,以及我爸乐呵呵地往里塞硬币的“密谋”。吃着饺子,一家人围坐着,说着过去一年的糗事,聊着新一年的计划,那些家长里短,那些细碎的叮咛,便是人间最真切的幸福

吃过早饭,便是拜年的时段。小时候最盼望的,当然是压岁钱。那一张张崭新、带着油墨香的红票子,沉甸甸地握在手里,是长辈们最直接、最厚重的新春祝福。那一声声带着温度的“过年好”、“恭喜发财”,是穿梭于街巷,流淌在血脉里的无形纽带。去爷爷奶奶家,去外公外婆家,去叔叔阿姨家……一家又一家,每一家的饭桌上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:花生瓜子、糖果饼干,还有自家做的年糕八宝饭。大人们围坐一团,喝茶聊天,脸上都挂着久违的轻松与满足。孩子们则聚在一起,嬉笑打闹,从客厅追到卧室,从屋里疯到院外,整个屋子都充盈着欢声笑语。那种阖家团圆、其乐融融的画面,哪怕时隔多年,依旧清晰如昨日。
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1月22日这个春节,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特别的意义。要知道,在此之前,我们经历了不平凡的几年。人与人之间,城市与城市之间,曾经被无形的屏障阻隔。很多次的团圆,都只能化作屏幕两端冰冷的问候。所以,当2023年春节真的来临,当人们终于可以真正意义上地摘下口罩,踏上归途,去拥抱久违的亲人时,那份团聚的渴望、那份重逢的喜悦,简直被无限放大,变得格外珍贵、格外热烈。

我犹记得,那年除夕夜,央视春晚的背景音里,夹杂着窗外偶尔传来的鞭炮声,以及父母在厨房忙碌的切菜声。那一刻,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,什么叫“人间烟火”。第二天,大年初一,那些曾经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归家的人们,终于可以坐在一起,把酒言欢,把那些压抑在心底的思念,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牵挂,统统倾泻而出。那些团圆饭,吃得格外香甜;那些新春祝福,听得格外入心。

所以,当有人问我2023年1月22日是什么日子时,我脑海中浮现的,绝不仅仅是“农历大年初一”这几个字。它是一幅流动的画卷,是一段温情的旋律,更是无数中国人心中,对于家庭、对于传统、对于希望最深沉的诠释。它是新旧交替的节点,是告别过去、迎接未来的仪式。在这一天,所有的不快、所有的不如意,似乎都可以被“过年”这个神奇的魔力所冲淡,所治愈。我们穿着新衣,吃着年夜饭,接过压岁钱,拜访亲友,展望新一年。我们相信,从这一天开始,一切都会变得更好,兔年的生肖寓意也带着一份灵动和敏捷,仿佛在预示着,我们将能更轻快地跳过障碍,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。

对我而言,那一天,是温暖,是团聚,是烟火,更是无数人内心深处,对生活最纯粹、最热烈的爱与期盼。它不仅仅是一个日期,它是一种状态,一种情感,一种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。每当回想起那个大年初一,我都能闻到年糕的甜香,听到孩子们的笑声,感受到家人围绕在身边的踏实与安心。那份感觉,真好,真让人想念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