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0年8月15日,那一天,具体到农历,是庚戌年七月十四。
庚戌年?七月十四?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姥姥家的老日历牌旁边,那泛黄的纸张,用毛笔字写着密密麻麻的宜忌,还有二十四节气。小时候,最喜欢的就是撕日历,觉得撕掉一张,离过年就更近一步。
1970年,那个时候,改革开放还没开始呢,人们的生活…怎么说呢,可能不像现在这么丰富,但可能也更纯粹?街上可能没什么花花绿绿的广告牌,人们穿的衣服也大多是灰蓝色的,但是,夏天的夜晚,孩子们会在院子里玩捉迷藏,大人们会摇着蒲扇,讲着过去的故事。
庚戌年,狗年。我爸就是属狗的,算起来,1970年那会儿,他还是个精力旺盛的小伙子呢。不知道那天的七月十四,他在干什么?是帮着家里干农活,还是跟小伙伴们在田埂上追逐嬉闹?
七月十四,中元节,俗称鬼节。记得小时候,每到这一天,姥姥都会准备很多好吃的,烧纸钱,祭拜祖先。她说,要让去世的亲人们也过个好节。虽然那时候年纪小,不太懂这些,但总觉得那天晚上,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味道,既有香火味,也有食物的味道,还有一丝淡淡的哀伤。
那个年代的月亮,是不是也跟现在的月亮一样?照亮着大地,照亮着每个人的梦想?我想,应该是的。月亮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改变,它永远在那里,默默地陪伴着我们。
我记得看过一部老电影,里面的场景就是七十年代的农村,人们的生活虽然艰苦,但是他们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。可能,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魅力吧,虽然物质匮乏,但是精神世界却很充实。
1970年的七月十四,那个时候,人们可能还在用粮票,可能还在听着收音机里的样板戏,可能还在为了填饱肚子而努力。但是,他们也在憧憬着未来,也在为着美好的生活而奋斗。
现在的年轻人,可能不太了解那个年代的生活,但是,我们可以通过电影、书籍、或者跟长辈们聊天,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故事。了解我们的过去,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,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。
庚戌年七月十四,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历日期,它承载着一段历史,一段记忆,一种情怀。它提醒着我们,要珍惜现在的生活,要感恩过去的一切。
说起来,七月十四也是我外婆的生日,虽然她已经不在了,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我都会想起她。想起她做的香喷喷的饭菜,想起她慈祥的笑容,想起她跟我讲的那些过去的故事。
时间过得真快啊,一晃几十年过去了。1970年,那个年代的月亮,依然在照耀着我们,而那些关于那个年代的记忆,也永远不会褪色。
我妈说,那时候的人特别实在,干活也卖力,不像现在的人,心思太多。也许吧,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,但是,无论在哪个时代,真诚、善良、努力,都是最重要的品质。
1970年8月15日,农历庚戌年七月十四,一个平凡的日子,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故事。那些故事,属于那个年代的人们,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。
那天晚上,天上的星星一定很亮吧。在那个没有太多光污染的年代,星星的光芒更加耀眼。人们会抬头仰望星空,许下自己的愿望。
我希望,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都能够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,珍惜身边的人,珍惜现在的生活,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。就像1970年的人们一样,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。
庚戌年,七月十四,那些已经远去的时光,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