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2024年12月26日,到底是个什么日子?
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刚泡好一杯咖啡,窗外是那种冬天特有的,灰蒙蒙的,没什么情绪的天。这问题,真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不大不小的石头,涟漪一圈圈散开,每圈都有不同的面貌。
对于那些刚刚在平安夜的钟声里许下心愿,又在圣诞的喧闹中拆完礼物的人们来说,这一天,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……怎么说呢,一种宿醉般的、松弛又空虚的疲惫感。家里,圣诞树的彩灯可能还亮着,但已经没人有兴致多看一眼。地上,揉成一团的包装纸和彩带,像是昨夜狂欢留下的残骸。冰箱里塞满了吃不完的火鸡或者烤肉,油腻的盘子堆在水槽里,没人想动。
这就是节礼日(Boxing Day)。
一个听起来特别有仪式感,实际上却充满了“然后呢?”意味的日子。起源嘛,众说纷纭,有说是给仆人放假送礼物的,有说是教堂打开募捐箱分发给穷人的。但到了2024年,对于绝大多数人,它的意义早就被消费主义重新编码了。Boxing Day,就是“拆箱日”的另一种写法——商家们磨刀霍霍,用铺天盖地的折扣信息,把那些刚收完礼物、还沉浸在满足感里的人们,重新拽回物欲的战场。
于是,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:商场里人潮汹涌,比平安夜还夸张。人们睡眼惺忪,手里却紧紧攥着信用卡,眼神里闪烁着“不买就亏了”的精明与焦虑。他们买的,可能只是为了填补狂欢过后的那点空虚。所以你看,12月26日,在世界的这个角落,它是消费主义的返场高潮,是圣诞节盛大乐章结束后,一个拖沓、响亮却又有点跑调的尾音。
但这只是世界的一个切面。
当我们把视线拉回东亚这片土地,2024年12月26日,这个日期,会立刻被赋予一层截然不同、甚至可以说是沉重得多的底色。
这一天,是一位伟人的诞辰。毛泽东诞辰纪念日。
这个名字,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修饰。它本身就携带着雷霆万钧的历史回响。在这一天,社交媒体上,时间线会被清晰地分割成几个互不干扰的平行宇宙。一些人会自发地转发“纪念伟人”的图文,用“红太阳”、“人民的领袖”这样的词汇,表达一种超越时间的、混杂着崇敬与怀念的复杂情感。他们可能会去吃一碗长寿面,或者只是在心里默默念叨一句。这是一种植根于集体记忆深处的仪式感。
而在另一些圈子里,这一天或许会引发截然不同的讨论,关于历史的功过,关于时代的烙印,关于那些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个体命运。喧嚣与沉寂,赞美与反思,在这一天交织、碰撞,然后又在互联网的算法推荐下,各自流向认同自己的河道,互不打扰。
对于我们这些80后、90后,甚至00后来说,这个日子的体感更加微妙。我们没有亲身经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,对这个名字的认知,更多来自于历史课本、影视剧和长辈们的讲述。它更像一个历史符号,一个提醒我们“我们从哪里来”的坐标。我们可能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举动,但当这个日期跳出来时,心里总会“咯噔”一下,哦,是今天。这种感觉,就像走在熟悉的街上,突然发现一座老建筑被挂上了“重点保护文物”的牌子,你依然每天路过,但你知道,它不一样了,它背后承载的东西,你得掂量着看。
所以,2024年12月26日,在中国,它是一个复杂的纪念日。它既不放假,也没有官方的庆祝活动,却能在民间舆论场上,稳定地激起层层涟漪。
然而,故事还没完。
抛开这些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标签,对于更多的人,对于那些对Boxing Day无感、对历史纪念也只是“知道而已”的绝大多数人来说,2024年的12月26日是什么日子?
答案简单到乏味:一个普普通通的星期四。
是的,就是周四。一周中最疲惫、最青黄不接的一天。周一的雄心壮志早已消磨殆尽,离周五的解放似乎还遥遥无期。打工人的日历上,这一天可能被各种会议、报表和KPI的催命符填满。
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你坐在格子间里,喝着今天第三杯速溶咖啡,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数据。耳机里可能放着一首与心情无关的流行歌。你一边回复着工作群里不断弹出的“收到”,一边盘算着晚上是点外卖还是回家煮速冻水饺。窗外的世界,无论是商场的打折狂潮,还是网络上的纪念热议,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,与你无关。
你的世界里,2024年12月26日,唯一的意义可能就是“年终报告的deadline又近了一天”。它不代表狂欢的结束,也不代表历史的沉思,它只代表生存的日常。这一天,和今年的任何一个周四,明年的任何一个周四,本质上,并没有什么不同。它只是时间长河里,一滴平凡到甚至不会溅起水花的水珠。
所以,这到底是个什么日子?
它像一个万花筒。你从不同的角度看,它就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图案。它是狂欢的余烬,是消费的盛宴,是庄严的纪念,是历史的回响,也是庸常的、需要被忍耐的一天。
它取决于你身在何处,你信仰什么,你正在为什么而活。
也许,这才是时间的真正魅力。它从不定义自己,是我们在用自己的生活、记忆和欲望,在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上,刻下属于自己的注脚。
你呢?你的2024年12月26日,又会被打上怎样的烙印?或许,它只是你孩子的生日,或者是你和你爱人的结婚纪念日,又或者,是你决定开始减肥的第一天。这些看似渺小的个人印记,与那些宏大的标签相比,毫不逊色,甚至更加滚烫,更加真实。
时间,就这么不声不响地,包裹了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