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愣了一下?翻开日历,手机上推送的提醒,哦,今天腊月初九是什么日子。
它不像腊八,有碗热腾腾的粥等着,全国人民都惦记。它也不像小年,灶王爷要上天,得用糖粘住他的嘴。它更不是除夕,没有震耳欲聋的鞭炮和举国同庆的春晚。腊月初九,它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夹在中间,像个不爱说话的孩子,沉默,却分量十足。
要我说,腊月初九,就是“忙年”这出大戏,从序幕正式转入第一幕的日子。
如果说腊八节喝下一碗甜糯的粥,是给整个年节的准备工作按下了启动键,那么腊月初九,就是那个引擎已经预热完毕,开始轰鸣着,要把整个家都带动起来的日子。
我脑子里关于这个日子的画面,全是烟火气。是那种真实的,带着油烟和面粉香气的,暖烘烘的烟火气。
记忆里,我姥姥家的厨房,一进入腊月,就像一个进入战备状态的指挥部。而腊月初九这天,往往是“油锅”开炸的日子。一口巨大的,边缘被熏得乌黑的铁锅,被稳稳地架在土灶上,锅里的油从清澈变得微微泛黄,咕嘟咕嘟地冒着细小的泡。空气里开始弥漫开一种奇异的、让人心安的香味。
那不是什么高级料理的香,就是最朴实的,植物油被加热后,准备拥抱万物的味道。
我妈和我姨,两个人围着一个巨大的面盆,一个负责和面,一个负责调馅儿。萝卜丝猪肉的、韭菜鸡蛋的、纯素的……为炸丸子准备的馅料堆得像小山。我姥姥呢,她就是总指挥,眯着眼,用一根筷子伸进油锅里试探油温,筷子周围“滋啦”一下冒起一串细密的小泡,她就点点头,沉声说一句:“行了,下锅!”
于是,一个圆滚滚的丸子,被用勺子小心翼翼地送进油锅,瞬间,整个厨房的交响乐达到了高潮。那“滋啦——”的一声,比任何音乐都动听。丸子在油锅里翻滚,由白变黄,再到金黄,最后捞出来的时候,外壳酥脆,内里滚烫。
我总是那个等在锅边,被烫得龇牙咧嘴也非要第一个尝鲜的小孩。那一口下去,满嘴的油香和馅料的鲜美,就是我对年味儿最直接的定义。
今天腊月初九是什么日子?它就是那第一口炸丸子的日子。
这一天,不光是炸丸子。炸带鱼、炸耦合、炸麻花……一切能够在过年期间,经过简单复热就能上桌的“硬菜”,都要在这一天前后开始准备。为什么?因为在那个没有冰箱或者冰箱很小的年代,油炸,是一种最有效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。这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,关于时间和食物的智慧。
所以,腊月初九,它不是一个“节日”,它是一个“工作日”。是一个为整个家族的年夜饭,为正月里走亲访友的餐桌,奠定物质基础的日子。它不浪漫,甚至有点辛苦。我记得我妈忙完一天,腰都直不起来,两只手被面粉和油弄得又干又糙。
但她的脸上,没有疲惫,全是那种丰收式的满足。看着一盆盆金黄的“战利品”,那是一种踏实,一种“家底儿厚了”的安心感。
现在呢?
我们这一代人,对今天腊月初九是什么日子这个问题的感知,越来越模糊了。
我们不再需要提前炸好一堆东西。年夜饭?可以去饭店,可以点外卖,可以买半成品礼盒。超市里琳琅满目,你想要的,随时都能买到。方便,快捷,高效。
我们用金钱,买来了时间,却好像,也一并“买断”了那种过程感。
那种全家人围着一个灶台,分工协作,空气里弥漫着食物香气和欢声笑语的场景,正在变成一种需要刻意寻找的“仪式感”。我们不再“忙年”,我们开始“消费年”。
年味儿,这个曾经具象到可以闻到、尝到、触摸到的东西,变得有些虚无缥缈。它变成了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活动,变成了朋友圈里晒出的精致照片,变成了我们口中一句“怎么越来越没年味儿了”的集体慨叹。
其实,年味儿从来没有变。它一直藏在那些琐碎的,需要亲力亲为的准备工作里。
它藏在腊月初九那口滚烫的油锅里。
它藏在扫房子时,扬起的每一粒灰尘里。
它藏在母亲蒸馒头时,那一屉屉白白胖胖的热气里。
它藏在父亲挂起红灯笼时,那踩着梯子,小心翼翼的身影里。
所以,今天腊月初九是什么日子?
于我而言,它是一个坐标。一个在时间的漫长河流里,提醒我“家”的方向的坐标。无论我身在多远的城市,无论我的生活节奏有多快,这一天,我总会想起老家厨房里的那口油锅,想起我妈忙碌的背影。
它是一个提醒。提醒我,真正的节日,不在于那一天我们吃了什么,收了多少红包,而在于为了那一天的到来,我们付出了多少时间,倾注了多少情感。准备的过程,本身就是节日的一部分,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。
它更是一种传承。即便我们不再亲手去炸丸子,但至少,我们应该知道,曾经有那么一天,我们的祖辈,我们的父母,就是这样用双手,一点一点,为我们构建起了关于“年”的全部记忆和温暖。
也许,今年的腊月初九,你和我一样,正坐在写字楼里,对着电脑,处理着年底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。窗外没有烟火,鼻尖没有油香。
但没关系。
你可以给家里打个电话。
问问妈妈:“咱家今年还炸东西吗?”
可能电话那头会传来她带着笑意的声音:“炸!怎么不炸!你爸早就把肉馅剁好了,就等你回来呢!”
那一刻,你就明白了。
今天腊月初九是什么日子?
它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日子。
它就是那个,离家又近了一天的日子。是那个年的味道,开始在记忆里、在电话里、在归心似箭的心情里,重新变得浓郁起来的日子。
这,就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