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问我513是什么日子?
这个问题,扔进搜索引擎里,哗啦一下,会给你一个标准答案,甚至是一个在某些地方被刻意放大、在另一些地方又被小心翼翼回避的答案——世界法轮大法日。对,就是这个,一个听起来有点神秘,带着特定色彩的标签。在网络的某些角落,这一天被描绘得无比神圣,是某个群体的精神图腾;而在另一些地方,它又像一个房间里的大象,大家心照不penh宣,谁也不去碰。
你看,这多有意思。一个简简单单的日期,就因为人为的赋予,立刻就变得面目复杂起来。它像一条在时间之河里安静流淌的鱼,大部分时候你根本注意不到它的存在,直到有人用一张巨大的网,把它打捞上来,贴上标签,要么是神圣的,要么是禁忌的,要么是值得纪念的。
但说真的,抛开那些宏大的、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标签,我们来聊点实在的。513是什么日子?
对我来说,很多年前的一个5月13号,是星期二。一个极其普通,甚至有点乏味的星期二。我记得那天下午的数学课,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,把灰尘照得纤毫毕现,在空气里跳着慢悠悠的舞。老师在讲台上讲着柯西不等式,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催眠曲。我的后桌,那个叫小胖的男生,把一本漫画书藏在课本下面,看得津津有味,偶尔发出压抑不住的偷笑声,肩膀一抖一抖的。
我呢?我在走神。我在想,窗外那棵老樟树上,去年夏天还很聒噪的蝉,今年什么时候才会回来。我还想,食堂晚饭会不会有我最讨厌的青椒炒肉。我还想,口袋里皱巴巴的十块钱,够不够放学后去买一瓶冰镇的可乐。
那天,什么大事都没发生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,没有值得载入史册的个人突破。就是一个哈欠,一次走神,一阵粉笔末的味道,和对一瓶可乐的无限渴望。
那个513,对我来说,就是这些琐碎、温热、甚至有点可笑的细节的总和。它不宏大,不深刻,但它真实得像我手心的纹路。
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层意思: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,任何一个所谓的“特殊日子”,本质上都可能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普通日子。它的意义,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生命坐标是否恰好与它发生了交集。
历史上,5月13号也从不安分。往前翻翻,你会发现这一天发生过不少事。比如1981年的这一天,教皇若望·保禄二世在圣伯多禄广场遇刺,震惊世界。你看,对于当时在场的数万信徒,对于全世界的天主教徒来说,那个513,是黑色的,是滴着血的,是信仰遭受重创的一天。但同一时刻,在地球另一端的某个小村庄里,一个婴儿呱呱坠地,他的家人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。对这个家庭来说,这个513,是金色的,是充满希望的,是新生命的起点。
同一个时间坐标,因为视角的不同,被涂上了截然相反的色彩。这不是很奇妙吗?
我们总习惯于给时间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,母亲节、情人节、国庆节……这些“共识性”的节日,像一个个图钉,把我们松散的社会关系和集体记忆暂时固定在一起,提醒我们去感恩,去消费,去爱,去纪念。
但除此以外呢?
还有无数个“私人订制”的日子。
你的生日。你爱人的生日。你们的结婚纪念日。你第一次拿到工资的那天。你失去某个亲人的那天。你做出一个重大决定的那天。这些日子,在公众日历上平平无奇,但在你个人的生命年轮里,却刻下了深深的烙印,每一个都掷地有声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513是什么日子?
它可能是世界法轮大法日,一个被特定信仰群体高高举起的旗帜。
它也可能是某个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,提醒我们人类走过的曲折道路。
它还可能是世界微笑日(虽然日期每年不同,但有时会落在这一天附近),一个充满善意的提醒。
但更有可能的是,它什么也不是。
它就是五月的第十三天。春天已经站稳了脚跟,夏天正探头探脑地张望。空气里可能有花粉的味道,也可能有雨后泥土的腥气。你可能在这一天升职加薪,也可能在这一天被老板痛骂一顿。你可能邂逅了一段爱情,也可能结束了一段关系。
它本身是中性的,是沉默的,是一张白纸。所有的意义,所有的悲欢,所有的色彩,都是我们——每一个活生生的人——自己涂抹上去的。
我更喜欢这样去理解时间。它不是一条被伟人、大事件和各种“节日”定义好的刻度尺,而是一片广袤的原野。那些所谓的“大日子”,只是原野上几座比较显眼的山峰或几条比较宽阔的河流。而真正构成这片原野风光的,是无数叫不出名字的花草,是每一块普通的石头,是每一阵吹过的风。
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,在每一个普通日子里,那些真实的、具体的、带着体温的瞬间。
所以,下一次,当有人问你“今天是什么日子”的时候,除了那个标准答案,你或许可以想一想,这一天,对你自己来说,意味着什么。
也许,它只是你决定要开始健身的第一天。
也许,它只是你终于读完一本搁置了很久的书的一天。
也许,它只是你和家人吃了一顿平常却温馨的晚餐的一天。
这些,才是真正属于你的,独一无二的答案。
而513是什么日子?它就在那里,一个坐标,等着被某个人的故事点亮。或者,就这么静静地,被遗忘。
也挺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