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,这个伴随我们民族走过悠悠岁月的计时方式,常常在不经意间,就为寻常的日子镀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。可真要说起冬月二十六,也就是农历十一月二十六,它究竟算个什么日子?说句实在的,它既不像除夕那般锣鼓喧天,也不如元宵灯火阑珊,甚至连冬至的饺子香气都还飘得模糊不清。它就是那样一个普普通通、平平常常的日子,夹在深冬的寒意里,被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“不重要”标签,牢牢地粘在了时间的缝隙里。
然而,我总觉得,那些看似“不重要”的日子,恰恰才是我们生活底色中最真实、最耐人寻味的部分。它们不争不抢,不喧哗取宠,却在悄无声息中,构筑起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,对季节更迭的体悟,以及对琐碎日常的深沉眷恋。在我看来,冬月二十六,便拥有着这样一种低调而独特的美。
这天,窗外的风大概会比前几日更凛冽几分,大概会将枯黄的叶子卷到更远的地方。太阳呢?即便是晴朗的日子,也多半是懒洋洋地挂在天上,散发着一种无力的光。清晨出门,呵出的白气瞬间模糊了视线,耳朵和指尖往往在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,就已经被冻得有些发麻。我喜欢这样的天气,它有种直抵心扉的真实感。不像秋日的明媚,也不像春天的娇羞,冬月二十六的冬日,是那种实打实的冷,让你不得不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,也让你在走入屋内的瞬间,对那股扑面而来的暖意,生出由衷的感激。
你说它没有特殊的节日氛围?那可不一定。对我而言,每到农历十一月的下旬,总会有一种独特的“年味儿前奏”在空气中悄然酝酿。这是一种区别于春节正式来临时的张扬与热闹的“前奏”,它更像是一首悠扬的小调,低徊婉转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,也藏着一份不言而喻的期待。你看街边,是不是有些小店已经开始张罗着年货了?那些红红绿绿的春联、福字,早早地挂了出来,虽然买的人不多,却也给这萧瑟的冬日添了些许暖色。菜市场里,新鲜的猪肉、腌制的腊味,价格似乎也比平时更活络了些。大妈们讨价还价的声音,也比往日多了几分中气十足的乐呵。这些细枝末节,不都是冬月二十六这个时节里,我们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生活气息吗?
小的时候,我家乡的冬月二十六,通常是家里开始大规模准备年货的日子。奶奶会提前几天泡好黄豆,然后在这天把石磨搬出来,和着邻居家的婶子大娘一起磨豆腐。那种带着豆香的白色浆液,沿着石磨的边缘缓缓流淌,最后变成一块块滑嫩的豆腐,那是属于冬日的独特滋味。男人们则会聚在一起,商量着什么时候去山上砍柴,因为过年烧火做饭,需要的柴火可不少。孩子们呢?自然是像脱缰的小马驹,在村子里撒着欢儿,追逐着那一年一度的“忙碌”。如今想来,那哪里是简单的备年货,分明是在用柴米油盐酱醋茶,一笔一划地勾勒着家的模样,描绘着团圆的底色。
现在城市里的冬月二十六,虽然少了磨豆腐、砍柴火的场景,但那种对“年”的隐约期盼,却依然存在。地铁里,人们脸上的倦容里,似乎多了一丝对假期的渴望;办公室里,同事们闲聊的话题,也总会不自觉地扯到春节回家、新年计划。我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,给自己冲一杯热腾腾的红茶,坐在窗边,看楼下那些匆匆而过的行人。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,有自己的故事,但我想,在他们心底,或许也都藏着一份对“回家”的向往,对“团圆”的期待。冬月二十六,它就像是这漫长等待中的一个逗号,提醒我们,前方不远,便是春暖花开,便是新的开始。
很多人习惯了追逐那些被赋予了特殊意义的日子,仿佛只有在那些节点上,我们才被允许去感受喜悦、分享幸福。可生命的大部分时光,都是由无数个像冬月二十六这样“平淡无奇”的日子串联而成的。如果我们将所有的情感和期待,都寄托在少数几个“大日子”上,那其余的漫长岁月,岂不都成了虚度?在我看来,学会从这些“寻常日子”里汲取能量,发现美,才是真正的生活智慧。
这天,也许你会收到一份迟来的快递,也许你会偶遇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,也许你会完成一项拖延已久的工作,亦或者,只是单纯地享受一个没有打扰的午后,蜷缩在沙发里,看一本好书。这些细微的、不经意的瞬间,才是构成我们生命丰满度的真正砖瓦。它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轰烈,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温存。冬月二十六,它允许你慢下来,允许你停下来,允许你与自己对话,去感受那些被快节奏生活所遮蔽的,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我们总说要活在当下,可“当下”究竟是什么?是那些被媒体、商家炒作得沸沸扬扬的购物节吗?是朋友圈里人人都在晒的打卡地吗?抑或是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和目标?在我看来,真正的“当下”,就是每一个呼吸,每一个念头,就是像冬月二十六这样,普普通通、真实发生在我们生命里的日子。它不需要你去刻意制造什么仪式感,它本身就是一种仪式,一种属于生命本真的、不加修饰的仪式。
所以,当有人再次问起,冬月二十六什么日子的时候,我的回答大概不会是某个特定的节庆,也不会是哪个历史事件的纪念日。我会告诉他,它是冬月二十六,是农历十一月的深处,是一个恰好能让你放慢脚步,去感受冬日静谧、去思考来年规划、去体味寻常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珍贵的温暖与期盼的日子。它可能是你在寒风中等公交时的一声叹息,也可能是你回家推开门,闻到饭菜香时的一抹微笑。它不是被宏大叙事所定义的日子,而是被我们每一个人的细微感受所填满,所丰富,所成就的日子。
它提醒我们,生活并非只有高潮迭起,那些看似平淡的间隙,也同样饱含深意。在冬月二十六这个特定的时节,万物似乎都在蛰伏,都在积蓄力量。我们人类,又何尝不是如此?收敛起一年奔波的浮躁,沉淀下心头的喧嚣,给自己留一块安静的自留地,去回顾,去展望,去等待春天的到来。这份等待,这份积蓄,这份从容,就是冬月二十六带给我的,最深远的启示。它就像是一幅水墨画的留白,看似空无一物,实则蕴藏着无限的想象与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