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要不是每年这个时候,朋友圈和各种APP开屏广告被“景区门票半价”、“酒店特惠”之类的消息刷屏,我可能还真记不住,5月19日是中国的什么日子。它有个听起来挺官方,甚至有点干巴巴的名头——中国旅游日。
但你如果觉得,这只是一个为了刺激消费、搞点旅游促销而凭空捏造出来的节日,那可就……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,也太没意思了。这个日子的背后,藏着一个真正的“神人”,一个用双脚硬生生走出了传奇的古代“顶级驴友”。
他,就是徐霞客。
没错,那个我们从小就在语文课本里读到,却可能从未真正理解其牛X之处的男人。我们把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,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,而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旅行家、地理学家。因为四百多年前的这一天,公元1613年的5月19日,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发,开始了他那堪称史诗般的壮游,而他那本传世奇书《徐霞客游记》,也正是从这一天落下了第一笔。
想象一下那个场景。四百多年前,没有高铁,没有飞机,没有导航,甚至连像样的地图都少得可怜。没有冲锋衣,没有登山杖,更没有小红书上的“避坑指南”。一个叫徐弘祖的读书人(霞客是他的号),就这样,带着一个仆人,揣着简单的行囊,一头扎进了当时还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广袤山河里。
他这一走,就是三十多年。
他不是为了当官,也不是为了做生意,更不是为了什么功名利禄。他就是纯粹地、狂热地,想去看看这个世界。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确认,那些书本里描写的山川河流,究竟是什么模样。这种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精神,被他践行到了极致,简直是后世所有背包客、旅行者的精神鼻祖。
所以,你看,中国旅游日的内核,根本不是“打折”和“促销”。它的灵魂,是一种探索精神,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,一种挣脱日常琐碎、奔向诗和远方的原始冲动。它纪念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旅行(Travel),而不仅仅是旅游(Tourism)。
这两个词,一字之差,天壤之别。
旅游是什么?可能是跟团大巴,“上车睡觉,下车拍照”;可能是在人山人海的景点里,挤破头只为在网红石碑前拍一张V字手势的照片;可能是住进千篇一律的连锁酒店,吃着为游客“改良”过的、毫无惊喜的当地菜。它更像是一种消费行为,一种完成任务式的“打卡”。
而旅行呢?它应该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。是在清晨的古镇石板路上,听当地老人用你听不懂的方言聊天;是在深夜的小酒馆,和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吹牛,交换彼此的故事;是迷路在一条不知名的小巷,却意外发现一家开了几十年的神级小吃店;是为了看一场日出,在寒冷的山顶裹着毯子瑟瑟发抖,却在太阳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,感觉拥有了全世界。
旅行,是把你自己,像一块海绵一样,扔进一个全新的环境里,去吸收,去感受,去碰撞。它或许会带来疲惫、狼狈,甚至一点点风险,但它同样会带来无与伦比的成长和鲜活的生命记忆。
这些年,我们走得越来越远,也越来越快了。交通的便利,让曾经遥不可及的地方,变成了一张机票、一张车票的距离。我们痴迷于做攻略,把行程安排得密不透风,精确到每一分钟。我们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精心修饰过的照片,仿佛旅行的意义,就是为了向别人证明“我来过”。
可我们,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,也失去了徐霞客那种最纯粹的乐趣?那种不带预设,全凭一双脚和一颗好奇心去丈量世界的勇气。
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所谓的“古镇”,满街都是震耳欲聋的电音,空气里飘着烤肠和臭豆腐混合的油腻味道,每家店卖的东西都大同小异,全是义乌批发来的小商品。我当时就想,这和我家楼下的夜市有什么区别?我千里迢T奔赴而来,难道就是为了换个地方,继续过着同质化的生活吗?
那一刻,我无比怀念另一次的经历。那是在一个偏远的山区,我搭着当地人的摩托车,在盘山公路上颠簸。路边一个老奶奶在卖自家种的李子,个头不大,样子也不好看,但咬一口,那股酸甜、那股果香,是我在城市超市里从未尝到过的味道。我们语言不通,只能靠比划,最后她硬塞给我一把,笑得满脸褶子。那个画面,那个味道,至今都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。
这,或许才是旅行的真谛。它不在于你去了多“火”的地方,拍了多“美”的照片,而在于你遇到了怎样的人,经历了怎样的故事,你的感官被如何触动,你的认知被如何刷新。
所以,5月19日这个日子,对我来说,更像一个提醒。
它提醒我,不要被“旅游”的消费主义外壳所迷惑,要去寻找“旅行”的内核。它提醒我,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,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,从漠河的冰雪到西双版纳的雨林,有多么广阔、多么深邃、多么千姿百态。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角落,它们的美,远不是几张滤镜照片能够概括的。
它更提醒我,要像徐霞客一样,保持那份该死的好奇心。对山川、对风物、对历史、对陌生人的生活,永远抱有敬畏和兴趣。
别让你的旅行,只剩下手机相册里一堆需要精修的素材。去真正地走一走,用你的脚,用你的眼,用你的心。去淋一场异乡的雨,去尝一口地道的辣,去听一段古老的故事。
当你这么做的时候,你会发现,每一天,都可以是你的“中国旅游日”。而5月19日,不过是为这种精神,找到了一个光芒万丈的代言人——那个四百多年前,名叫徐霞客的“疯子”和先行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