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问我,老张啊,这都快奔四了,兜里还是稀稀拉拉那点钱,你说这发家,是不是真有什么好日子?是不是得找个大师给算算,八字里缺个金,得在辰时发力,往东南方走才能遇贵人?哎呦喂,我跟你说,每次听到这话,我这心里头就有点发堵。真要是掐着指头算个日子就能发家,那这世上不就人人都是富豪了?哪还有我们这些苦哈哈,白天顶着太阳,晚上熬着夜,一门心思琢磨怎么让手头的钱生点小崽子出来?
说白了,那些盯着黄历、翻着老皇历找“发家好日子”的,多半是心里没底,想找个心理安慰。就好比考试前临时抱佛脚,觉得多烧几炷香就能金榜题名似的。我可不信那一套。当然,你非要说“心诚则灵”,那我也没辙,这信仰的事儿,你开心就好。但要我说,真正能让你发家的好日子,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谁能给你钦点的。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,你得一步一个脚印,甚至中间还得跑岔路、摔跟头,最后才有可能冲线。而且,冲线那一刻,它本身就是你无数个“好日子”累积的结果。
想想看,那些真正起来的人,他们是掐准了某个农历吉日才动的吗?马云当年搞互联网,那是看准了时机,看到了未来的趋势,敢于在别人还看不懂、甚至嘲笑的时候跳进去。他那个“好日子”,是无数个被质疑、被拒绝、被看衰的“坏日子”里,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。他有没有请大师算过命?我不知道,但即便有,我敢肯定,那也只是锦上添花,绝非他发家的根本。
所以,咱们别再纠结那些虚无缥缈的“好日子”了。咱们得把眼光放远一点,放到那些实实在在能左右你财富命运的东西上。
首先,什么是真正的“好日子”?我认为,它是机遇与个人准备完美契合的那一刻。这玩意儿,你得有双慧眼去发现机遇。就像我早年一个朋友,2003年非典那会儿,大家都在家隔离,没人敢出门。他呢,心思活络,瞅准了线上购物的苗头,那时候淘宝才刚起步。别人都觉得疯了,谁敢在网上买东西?他偏不信邪,拉上几个兄弟,硬是把一家小店搬到了线上。结果呢?疫情一过,他的生意爆发式增长,因为大家习惯了线上消费。这就是在危机中看到了机遇,而且抓住了。他那个发家的“好日子”,不就是别人眼里的“坏日子”吗?
其次,你的个人准备有多重要?简直是重中之重!我见过太多人,天天嘴里念叨着要发家,要赚钱,可真要他们去学点新东西,去提升点技能,去拓展点人脉,他们就犯怵了。“哎呀,太累了”,“我没那个天赋”,“算了吧,我不是那块料”。说句不好听的,你啥都没准备,机会来了你都抓不住。就像你面前摆着一盘黄金,你得有工具去挖,有袋子去装,你才能带走。如果你两手空空,甚至连弯腰的力气都没有,那黄金再多,也跟你没关系。
这里的准备,包含了太多东西:你的专业技能是不是过硬?你对市场的洞察力够不够敏锐?你有没有冒险精神和抗压能力?你的人脉够不够支撑你搞点事情?甚至你的身体,有没有一个好底子去折腾?这些都是构成你“发家的基石”。没有这些,再好的时机,你也很难把握住。
再者,发家的“好日子”往往是行动的产物。光想不干,那都是白搭。多少人坐在电脑前刷着各种“成功学”的帖子,做着“一夜暴富”的美梦,然后呢?然后就继续刷下一条帖子了。我有个表弟,大学毕业后,家里给他开了个小店。他呢,每天就守着店面,等着顾客上门。我说,你得出去跑啊,去发传单,去搞活动,去跟周边社区打好关系。他不听,觉得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。结果,一年下来,挣的钱还不够交房租的。后来没办法,硬着头皮出去跑了几个月,认识了几个大客户,生意才慢慢有了起色。他发家的“好日子”,不是他开店那天,而是他放下身段,主动出击的那一天。
还有一点,我觉得特别重要,就是坚持和复盘。发家这条路,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。中间肯定会有无数的坑,无数的坎儿。你会遇到挫折,会亏钱,甚至会怀疑人生。这时候,坚持下去,并且懂得复盘,从失败中吸取教训,调整策略,才是真正的王道。我的一个老伙计,当年搞餐饮,头两年简直就是地狱模式,亏得他老婆都想跟他离婚了。但他硬是咬牙撑下来,每天晚上把一天的流水、客人的反馈、成本支出一项项地琢磨。哪里不行,就改哪里。菜品不对,改!服务不好,训!营销没效果,换!硬是三年后,把亏损的窟窿给堵上了,第五年才开始盈利。现在他那连锁店都开了好几家了。他跟我说,最艰难的日子,每天都觉得自己要撑不住了,但是每次复盘后,看到一点点希望,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。那段摸爬滚打的岁月,才是他真正的“发家好日子”,因为那些磨砺,让他变得更强。
当然,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运气这东西。有时候,你确实会遇到一些贵人,或者时运正好就走到你这边了。比如某个政策突然下来,某个技术突然爆发。这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一片地,突然天降甘霖,你的收成比别人好。但请记住,运气往往只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。你没种地,再大的甘霖也跟你无关。你把地种好了,运气来了,才能给你带来爆发式增长。而且,即便运气来了,你有没有把握住的智慧和胆量?很多人机遇来了,反而因为胆小、犹豫而错失良机,那又能怪谁呢?
所以啊,这“发家什么日子好”的问题,在我看来,根本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。它不是某年某月某日,也不是某个特定的节气。它更像是你个人成长的一个里程碑,是你不断努力、持续学习、勇敢尝试、坚持不懈后,量变引起质变的那一刻。
如果你真的想找到那个“好日子”,那我建议你:
1. 抬头看路: 关注宏观经济走向,看清行业趋势,什么在兴起,什么在衰落。
2. 低头看脚: 审视自己的能力和资源,有什么长处可以利用,有什么短板需要补齐。
3. 大步向前: 别光想,去干!去尝试,去创新,去行动。哪怕是小步快跑,也要跑起来。
4. 常回头看: 定期复盘,总结经验教训,调整策略,别让同样的坑再绊倒你。
5. 保持心态: 面对起伏,保持积极和韧性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
当你把这些都做到了,某一天,你猛然回头,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,积累了很多财富,那时候,你才会明白,原来你发家的“好日子”,正是你奋斗的每一天,你坚持的每一刻。那不是一个点,而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。别再问发家什么日子好了,去做,去闯,去创造你自己的“好日子”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