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问我,八一什么日子?
这个问题,有点意思。它不像问“中秋吃什么”那么有烟火气,也不像“国庆去哪玩”那么让人兴奋。它沉甸甸的,像我外公压在箱底的那枚军功章。
对我来说,八一,首先是我外公柜子里那套舍不得扔的旧军装。樟脑丸的味道混着尘封的岁月,扑面而来。那身洗得发白的军装,领口和袖口都磨破了,可肩章的位置,却好像还带着当年的棱角。外公总是一边抚摸着那身衣服,一边给我讲过去的事。讲的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战役,而是半夜站岗时看到的星星,是和战友分着吃的一个罐头,是第一次收到家信时,躲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。
他说,那时候,根本没想过什么叫英雄。就是觉得,这身衣服穿上了,就得对得起它。
所以,八一什么日子?它是一个坐标,一个时间的锚点。在1927年的南昌,一声枪响,划破了沉沉的黑夜。一群年轻人,用滚烫的血和坚定的信念,为这个苦难的民族,点燃了一支不会熄灭的火炬。从此,我们有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。这支军队的名字,叫中国人民解放军。
这几个字,现在我们念起来,可能觉得就是个称谓。但在我外公那一代人心里,这七个字,是拿命换来的荣耀,是把后背交给战友的绝对信任,是用青春和生命筑起的钢铁长城。
如今的世界,太喧嚣了。热搜上每天都是各种新闻,明星的八卦,商业的纷争,各种焦虑,各种狂欢。我们很容易就忘了,我们之所以能安稳地坐在这里刷手机,讨论着诗和远方,是因为有一群人,正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,替我们守着边疆,护着海港,盯着天空。
他们,就是那抹最熟悉的橄榄绿。
八一建军节,不是一个需要狂欢庆祝的购物节。它更像一个提醒,一个让我们从日常的琐碎和麻木中,短暂抽离出来的机会。去想想,这份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与安宁,究竟从何而来?
它来自喀喇昆仑终年不化的冰雪,年轻的战士把胸膛化作界碑,寸土不让。
它来自南海深处汹涌的波涛,水兵们以舰艇为家,日夜巡航。
它来自广袤无垠的蓝天,飞行员们驾驭着战鹰,每一次起落都承载着万家灯火的安详。
它更来自每一次灾难来临时,那些逆行的身影。洪水、地震、疫情……当所有人都在逃离危险的时候,只有他们,义无反顾地冲向最危险的地方。那句“解放军来了,我们就放心了”,是老百姓发自肺腑最朴素的依赖。
这,就是八一建军节的意义。它不是历史书上一段冰冷的文字,而是一代代人用生命和热血写下的滚烫诗行。
你知道吗,其实军人离我们很近。他可能是你中学时那个调皮捣蛋的同学,几年不见,再看到他穿着军装的照片,眼神里已经满是坚毅。她也可能是邻居家那个文静的小姑娘,剪掉了长发,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,皮肤晒得黝黑,笑容却比阳光还灿烂。
他们也是普通人,是父母的孩子,是爱人的伴侣,也可能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。他们也想家,也怕疼,也有七情六欲。但那身军装,那份使命,让他们选择把“小我”放在了“大我”之后。他们把青春,甚至生命,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和人民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,八一什么日子?
它是一个感恩的日子。感谢那些用青春守护我们的人。
它是一个铭记的日子。铭记那些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牺牲的英烈。
它更是一个,让我们自己挺直腰杆的日子。因为我们知道,无论遇到什么风浪,身后,永远站着强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。这份底气,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。
别让娱乐的声浪淹没了这庄严的号角,别让消费主义的浮华遮蔽了这抹朴实的橄榄绿。在这一天,或许我们可以少一些喧闹,多一份敬意。给身边认识的军人或退伍军人发一句问候,或者,只是在心里,对这群最可爱的人,真诚地说一声:谢谢你们。
八一,就是这样一个日子。它不需要你摇旗呐喊,但需要你,把它放在心里。它就融在我们的血液里,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