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十五是什么日子?寻觅中国传统节日里那渐被遗忘的“百花生日”!


你瞧,一提到三月,咱们脑子里是不是立马跳出“清明”?再往深里想,或许还有个“上巳”。可如果我冷不丁问你,“喂,农历三月十五,这究竟是个什么日子?”多数人怕是要愣一下,然后眉峰轻蹙,努力在记忆的旮旯里搜寻。是不是?别不好意思承认,在如今这钢筋水泥的森林里,手机屏幕的光亮盖过了月光,高楼的阴影吞噬了田野,很多古老的、和泥土与花草缠绵不清的日子,就那么悄无声息地,被我们忘了大半。

但,今天我就是要跟你好好聊聊,这个仿佛被历史遗漏、被现代生活淡漠的 三月十五。它呀,不是一个寻常的日子,它曾经,是咱们老祖宗们,为了感恩天地、为了赞颂生命,特意为万千花卉,举办的一场盛大派对——是的,它就是花朝节,一个诗意得让人心头一颤的称谓。用更美的词儿来说,它是“百花生日”!你听听,多浪漫,多富有想象力!

那年头儿,不像咱们现在,对着手机里的图片就能“云赏花”。那时候的人,他们的日子是跟着节气走的,眼睛里看到的、鼻子里闻到的、心里感受到的,都和自然息息相关。春日里,那些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花儿,从泥土深处,从枯枝败叶间,使足了劲儿地往上冒,一点一点地,把这灰蒙蒙的世界重新染上生机勃勃的色彩。从迎春的鹅黄、桃花的绯红,到杏花的洁白,再到牡丹的雍容、芍药的丰腴……这一路的花开,简直就是一部流动的史诗,每一页都写满了蓬勃和希望。

三月十五 呢,正好是仲春时节,万物争荣,百花齐放到了一个极致。你想象一下,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?春风柔柔地拂过脸颊,带着泥土的清新和花朵的芬芳。田埂上、山坡间、庭院里,各种叫得出名字、叫不出名字的花儿,竞相开放。红的似火,粉的如霞,白的胜雪,黄的灿金,紫的深邃……简直就是一幅立体、动态、有呼吸的画卷!老百姓们感念着花儿带来的这份美、这份馈赠,觉得它们如此娇贵,又如此慷慨,理应有个专属的生日。于是,花朝节 便应运而生了。

在古代,尤其是在江南一带,这个节日那可是相当隆重又充满了雅趣的。家家户户会做什么呢?他们会“祭花神”。不是那种正襟危坐、板着脸的祭祀,而是充满着生活气息和虔诚的仪式感。姑娘们,穿着鲜亮的春衫,打扮得花枝招展,带着香烛、鲜果,还有亲手制作的精致花糕,到园子里去。她们对着最爱的花儿,轻声细语地祷告,感谢花神一年来的辛劳,祈求花朵能开得更盛,颜色更美,同时也祈福自己容颜不老、生活美满。这不仅仅是一种迷信,更多的是一种对美的敬畏,对自然的感恩,对生命力的赞叹。

更让人觉得温暖的是,人们还会做一件特别浪漫的事——“簪花赏红”。他们会用彩色丝线,裁成小小的彩幡,或是做成精巧的流苏,系在含苞待放或盛开正艳的花枝上。风一吹,那些彩幡就跟着花儿一起摇曳,像是花仙子在枝头翩翩起舞,又像是在给花儿戴上了一串串的祝福。这不仅是对花的装点,也是对春光的挽留,对美好时光的珍视。你不是常常听到“惜花”这个词吗?花朝节 就是“惜花”精神最具体、最生动的体现啊!

那些文人墨客呢?他们更不会错过这样的良辰美景。赏花宴、诗会,那是必不可少的。大家围坐在花团锦簇的庭院里,或高歌一曲,或赋诗一首,推杯换盏间,谈笑风生。他们的诗词里,写满了对花儿的赞美,对春天的留恋,对友谊的珍视。那些关于花朝节 的诗句,即便穿越千年,读起来依旧能感受到那份浓郁的浪漫和雅致。比如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”的气韵,又或是“花开花落二十日,一城之人皆若狂”的盛景,虽然不是直接写三月十五,但那种对春日花事的热烈与痴迷,与花朝节 的精髓简直是一脉相承。

想想看,那时的生活,是多么地与自然融为一体啊!每一朵花开,每一声鸟鸣,都能成为人们庆祝和反思的由头。花期有始有终,生命亦然。在百花盛放的三月十五,人们看到了生命的繁盛,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。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,其实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。

然而,随着时代的滚滚向前,我们与自然的距离,却越来越远了。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,我们生活在被钢筋水泥包裹的“盒子”里,花草树木成了公园里的点缀,甚至是手机壁纸上的背景。我们忙着“996”,忙着“内卷”,忙着追逐那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物质,却渐渐遗失了那些看不见、摸不着,却能滋养心灵的传统。花朝节 呢?它就像一个安静的、有些落寞的老人,默默地站在时光的角落里,看着我们来来往往,却少有人驻足,问一句“您好吗?”

现在你去问年轻人,三月十五是什么日子?他们大概率会一脸茫然,甚至会反问你,是不是什么特殊的促销日?或者哪个明星的生日?很少有人会脱口而出:哦,那是花朝节,是百花生日啊!这不能怪他们,是我们整个社会,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,不小心把很多宝贵的东西,落在了后面。
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传统就彻底消亡了。你看,近些年,随着国风、汉服、传统文化的回潮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拾起对这些古老节日的兴趣。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复刻古人的生活方式,但至少,我们可以在 三月十五 这一天,为自己、为家人,创造一点点属于 花朝节 的仪式感。

比如,清晨推开窗,深吸一口气,感受那带着露水和花香的春风;去花市买一束你最爱的鲜花,插在客厅里,让满屋都充满生机;或者,更简单一点,用心去观察身边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,每一朵悄然绽放的花儿。甚至,你可以穿上你最喜欢的春装,到公园里走走,拍几张美美的照片,记录下这属于百花的生日,也属于你的春天。

这些小小的举动,或许无法让 花朝节 恢复到鼎盛时期的辉煌,但至少,它能让我们重新连接上那份久违的诗意,那份对自然的敬畏,那份对生活的热爱。它能提醒我们,在忙碌奔波的日子里,别忘了抬头看看天,低头嗅嗅花,感受生命最原始、最纯粹的美好。

所以,下一次,当你偶然间听到“三月十五”这几个字,希望你的脑海里,不再是空白一片。我更希望,你能在那一瞬间,浮现出万紫千红的画面,想起那曾是百花生日花朝节。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审美情趣,一种对生命和自然最深情的告白。咱们呀,都需要这样的告白,来滋润我们日渐干涸的心灵,不是吗?它不该被遗忘,它理应在我们的心头,重新绽放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