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初十是什么日子?答案不止石头节,还藏着年味儿的尾巴


你问我,2025年初十是什么日子

这个问题,有点意思。它不像问初一,也不像问十五。初一,是鼎沸的开场,是铺天盖地的红。十五,是璀璨的收尾,是汤圆和月亮最后的合谋。而初十,夹在中间,不上不下,像极了假期赖在床上,心里却已经开始盘算上班第一天穿哪件衣服的我们。

先给你个干脆的答案:2025年的正月初十,是公历的2月7日,一个星期五

看见没,星期五。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。一个本该在春节假期里被稀释、被遗忘的日子,恰好落在了工作日开启前的最后一个喘息口。它像一个休止符,前面是喧闹的锣鼓点,后面,马上就要响起密集的键盘敲击声。

但如果你只想知道这个,那你可就亏大了。初十这个日子,骨子里可比日历上那个冷冰冰的“星期五”要丰满得多,也拧巴得多。

在老家的记忆里,初十,叫石头节

我奶奶总说,“初十,石不动”。这一天,家里是绝对不能动用石器的,什么石磨、石碾、石臼,通通放假。甚至,连盖房子都得绕开这一天,生怕惊扰了石头神。小孩子要是嘴馋,想吃用石磨磨出来的糊糊,保准要挨一顿骂。她说,石头辛苦了一整年,给人磨米磨面,也该歇歇了。

那时候我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,石头还有神?它不就是块硬邦邦、冷冰冰的东西吗?

可现在想来,这“万物有灵”的朴素想法里,藏着一种多温柔的慈悲啊。我们感恩土地,感恩粮食,也感恩那些沉默不语、却为生计出了大力的器物。这份敬畏,今天的我们,还有多少?

为了庆祝“石头生日”,家家户户都要吃烙饼,或者叫“馍”。那饼子必须是圆的,烙得焦黄,中间鼓起一个大包,象征着天。吃之前,还要先在院子里的石头上放一张,算是给石头神的祭品。那刚出锅的烙饼,面香混着柴火的烟火气,咬一口,烫嘴,却扎扎实实地熨帖了整个肠胃。那味道,是年味儿最具体、最温暖的注脚之一。

所以,你看,2025年初十是什么日子?它首先是一个带着面香和烟火气的石头节

但这还不是全部。

初十,也是年味儿开始悄悄溜走的时刻。

像一场盛大的潮汐,年味儿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,一浪高过一浪,在除夕和初一达到顶峰。烟花、爆竹、新衣、红包、走不完的亲戚、吃不完的酒席……整个世界都浸泡在一种高浓度的、近乎不真实的狂欢里。

可到了初十,这潮水,开始退了。

你能明显地感觉到。空气里弥漫的硫磺味淡了,取而代之的是清晨凛冽的寒风。村口那棵老槐树下,前几天还聚满了嗑瓜子、打牌、说闲话的人,今天却稀稀拉拉,只剩几个老人和跑来跑去不愿回家的孩子。家里的餐桌上,大鱼大肉还在,但大家的筷子,却更多地伸向了那盘清炒的白菜。肠胃在抗议,身体在叫嚣,那种节日的疲惫感,开始像藤蔓一样,慢慢爬上心头。

最明显的,是人心散了。

那些从天南海北赶回来的亲人,已经开始打包行李。后备箱里塞满了母亲烙的饼、父亲熏的肉,还有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土特产。离别的愁绪,像一层薄雾,笼罩着整个屋子。明明人还在,但 conversations 已经开始围绕着“回程的票”、“上班的时间”。那种感觉,怎么说呢,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,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,余音还在梁上盘桓,可乐队已经开始收拾乐器准备离场了。

所以,初十,它还是一个分别与回归的过渡日。是假期的终点,也是新一年真正意义上的起点。它提醒你,那场名为“年”的梦,该醒了。

在某些地方,初十还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名字,叫“老鼠娶亲日”。

传说这天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。为了不惊扰这桩“喜事”,人们要早早地熄灯睡觉,还要在墙角、旮旯里撒一些米粒、糕点,算是给鼠大爷送的“嫁妆”或“贺礼”。夜深人静时,仿佛真的能听到“吱吱呀呀”的迎亲队伍,抬着花轿,吹吹打打地从你家经过。

这又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传统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人们和老鼠的关系是“斗争又共存”。一方面恨它偷粮食,一方面又在新年里,给它留一份体面和祝福,祈求它新的一年“高抬贵手”,让家里能有个好收成。这背后,是对自然的敬畏,也是一种带点黑色幽默的生存智慧。

所以,再回到最初的问题:2025年初十是什么日子

它是一个具体的日期,2025年2月7日,星期五

它是一个古老的节日,是感恩万物的石头节

它是一个心理的拐点,是年味儿由浓转淡的分水岭

它还是一个童趣的传说,是那个需要你屏息凝神去倾听的老鼠娶亲日

它什么都是,也什么都不是,它就是那个让你在假期的余温里,吃着最后一块油腻的年货,心里却猛然一惊,意识到新的一年,那些挑战、那些机遇、那些必须独自面对的漫漫长路,真的,要开始了的日子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