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问我23年4月5日是什么日子?
这个问题,真像一块小石子,突然就投进了我记忆的深潭里,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A。我几乎不用去查日历,身体的某个部分,或者说灵魂的某个角落,已经替我回答了。那是一种混杂着青草、湿土和淡淡哀愁的气味,是每年春天都会准时到访的一种心绪。
就是那天。清明节。
这三个字,对我们中国人来说,分量太重了。它绝不仅仅是一个法定假日,或者日历上一个简单的标记。它是一种仪式,一种传承,是把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,与那些早已远去的生命,重新连接起来的一根看不见的线。
我的清明记忆,是从乡下的土路开始的。小时候,每到这一天,天还没亮透,就会被大人从暖和的被窝里拽起来。空气里总是凉飕飕的,带着雨后特有的清新,又或者,就是正在下着那种“路上行人欲断魂”的濛濛细雨。记忆里的土路总是颠簸的,一家人挤在一辆破旧的交通工具里,沉默多过交谈。大人们的脸上,有一种我当时读不懂的肃穆。
那时候不懂,只觉得是去春游。山野间的风,吹得人脸颊发凉,但眼睛里看到的,却是漫山遍野冒出来的新绿,那种嫩得能掐出水来的绿。空气里混着泥土、青草和若有若无的香火味,这就是我童年里,关于清明节最底层的嗅觉记忆。
到了地方,奶奶会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祭品,一样一样摆好。她的动作很慢,很虔诚,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神圣的工作。然后就是烧纸,清理杂草。火光跳跃,映着一张张沉默的脸。我被要求跪下,磕头。膝盖硌在有点湿冷的土地上,学着大人的样子,心里却在想,埋在这里的“太爷爷”,究竟长什么样子?我从未见过他,却要在这里,用这样一种方式与他对话。
奶奶会一边烧纸,一边絮絮叨叨。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,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,谁家的猪又生了一窝崽,今年的收成看起来不错……她不像在对一个亡灵说话,更像是在跟一个许久未见的老邻居拉家常。那一刻,生与死的界限,好像模糊了。他们并非消失了,只是换了个地方,在另一个世界,静静地听着我们这些后辈的絮叨。
这就是扫墓,是祭祖。是提醒我们,不要忘了自己从哪里来。
而现在呢?23年4月5日是什么日子?对我来说,它成了一个提醒我“回不去”的日子。
我被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,离那片埋着祖辈的土地,隔着几百甚至上千公里。高铁票早就售罄,高速路堵得像一条巨大的停车场。回去,成了一种奢侈。于是,清明节的仪式,也被迫现代化了。我们学会了“云祭扫”,在手机屏幕上点亮一根虚拟的蜡烛,献上一束数字生成的菊花。我们甚至可以在家族群里,看堂哥发来的现场视频,那缭绕的烟雾,那熟悉的乡音,隔着一块冰冷的屏幕,既亲切,又遥远得令人心慌。
便利店里买来的青团,塑料包装,甜得有点发腻,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奶奶用艾草汁亲手做的那个味道。那个味道里,有柴火的烟火气,有春天的植物清香。
我们究竟在怀念什么?或许,我们怀念的,不只是逝去的亲人。我们怀念的,是那个回得去的故乡,是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,是那种整个家族紧密相连的温情。祭祖,在某种意义上,也是在寻找我们自己精神的根。
然而,清明,它从来都不是单面的。它有着一张A面和一张B面,一张脸哭,一张脸笑。
它的A面,是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的哀思与追忆。我们纪念亲人,也缅怀英雄。每一座城市的烈士陵园,在这一天,都会摆满洁白的花束。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安宁而献出生命的名字,值得被每一个人铭记。这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,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。
但它的B面,却是“况是清明好天气,不妨游衍莫忘归”的生机与希望。清明,同样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它是一个节点,标志着天气转暖,万物复苏,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开始了。古人把这个时节的活动,叫做踏青。
这个“踏”字,用得太妙了。它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。脱去厚重的冬衣,走到郊外去,用双脚去感受土地的柔软和生命力,去看桃花、杏花、梨花争相开放,去放飞一只摇摇晃晃的风筝,把冬日里积攒的沉闷与晦气,统统都放掉。
所以你看,清明节就是这么一个充满矛盾又无比和谐的日子。它让我们在缅怀死亡的同时,也礼赞生命。它让我们在追忆过去的时候,也拥抱未来。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。逝去的人,化作了春泥,滋养了新的花朵。我们纪念他们,最好的方式,就是带着他们的那份爱,好好地活下去,活得热烈,活得精彩。
所以,23年4月5日是什么日子?
它是一个让你停下匆忙脚步的日子。在这一天,你可以痛痛快快地哭一场,把对亲人的思念尽情释放。你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,去郊野公园,在草地上打个滚儿,感受阳光的温度,呼吸新鲜的空气。
它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日子。我们通过仪式,与祖先对话,确认自己的来处;我们又通过踏青,拥抱春天,看清未来的方向。
它更是一个关于“记忆”与“希望”的日子。是一种确认。确认我们没有忘记,确认我们血脉里流淌的东西,确认无论走多远,我们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,留给那些最重要的人和事。
对我而言,在23年4月5日这一天,我或许不会去墓地,但我会给自己泡一杯春茶,朝着家的方向,静静地坐一会儿。在心里,和奶奶说说话。告诉她,我在这里,一切都好,勿念。然后,我会穿上最轻便的鞋,去附近的公园走走,看看那些刚刚绽放的花,听听鸟叫。
因为我知道,生命,就像这春天一样,总是在不断地告别,又在不断地重逢。这,或许就是清明,想要告诉我们的,最终极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