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问我2018817是什么日子?
这个问题,像一把生了锈的钥匙,一下子捅开了我记忆里某个尘封多年的角落。那里面,全是夏日黏腻的空气、冰镇西瓜的甜,还有……震耳欲聋的喧嚣和死一样的沉寂。
这串数字,对很多人来说,可能就是日历上平平无奇的一天。星期五,宜嫁娶,忌动土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。
但对于另一些人,尤其是在那个夏天,曾一头扎进某个巨大文化漩涡里的人来说,2018817,它不是一个日期。它是一个坐标,一个断点,一个永远也愈合不了的伤疤。
说真的,我现在想起来,后背都还有点发凉。
那个夏天,2018年的夏天,热得不像话。空气里全是躁动不安的荷尔蒙。一部叫做《魔道祖师》的动画横空出世,像一颗深水炸弹,在我们那个圈子里炸开了花。那是一种现象级的狂热,你懂吗?就是那种,你走在路上,随便打开一个社交软件,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它的讨论、二次创作、同人图文。所有人都在为那两个白衣胜雪和黑衣不羁的少年郎疯狂。
那是一个属于粉丝文化的黄金时代,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。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能,以为热爱可以战胜一切。我们用爱发电,创造出无数璀璨的作品,以为我们正在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乌托邦。
现在想想,真是天真得可笑。
一切的美好,都在2018年8月17日这一天,戛然而止。
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?
其实很难用三言两语去概括。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,而是一场由无数误解、偏执、愤怒和恶意共同点燃的,席卷了整个互联网的,堪称惨烈的风暴。
风暴的中心,是一位老师。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,因为发表了一些对作品角色的不同看法,或者说,是一些在粉丝看来“不够热爱”的言论,她被挂了。
“挂”这个词,在当时的网络语境里,意味着公开处刑。
紧接着,就是一场失控的,名为“正义”的讨伐。无数激动的粉丝涌向了她的社交账号,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她,攻击她。事情迅速升级,从线上蔓延到线下。她的个人信息、工作单位、联系方式……全被扒了出来。这就是我们后来闻之色变的“人肉搜索”。
想象一下那个画面。一个人,就因为在网上说了几句话,突然之间,她的整个生活就被暴露在成千上万双充满敌意的眼睛之下。她的手机被打爆,她的学校接到无数骚扰电话,她的社交圈被彻底摧毁。
那一天,互联网的海啸来了。每一个刷新键按下去,都像在开一个潘多拉魔盒,涌出来的是更多的恶意和更不堪入目的信息。
我们这些身处漩涡中的人,一开始是震惊,然后是愤怒,再然后是无力。你眼睁睁地看着一栋楼,从大家兴高采烈地添砖加瓦,到地基动摇,再到最终被人用炸药轰然引爆,而你什么都做不了。
悲剧的顶峰,是那位老师不堪网络暴力,选择自杀的消息传来。
虽然最后人被救了回来,但那个瞬间,整个圈子,所有参与的、围观的人,都被那声巨响震得失聪了。
时间仿佛静止了。
前一秒还在狂欢的人群,后一秒,鸦雀无声。
2018817,就是这样一个日子。
它是粉丝狂热的失控纪念日。
是网络暴力最赤裸裸的展示日。
也是无数人的“圈子”信仰崩塌日。
从那天起,一切都变了。
曾经那个充满创造力和热情的圈子,变得小心翼翼,风声鹤唳。很多人退坑了,永远地离开了。留下的人,也像是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,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。我们不再轻易地相信“热爱”,不再高喊什么“为爱发电”。我们学会了沉默,学会了自保。
你知道最可悲的是什么吗?
是那场风暴过后,很多人开始“切割”。他们说,那些施暴者是“黑粉”,是“披皮黑”,是混进我们队伍里的坏人。他们急于撇清关系,仿佛这样就能让那个夏天重新变得纯洁无瑕。
可我们心里都清楚,不是的。那些施暴者,很多就是曾经和我们一起产粮、一起欢笑的“同好”。是狂热和群体无意识,把一个普通人,变成了一个怪物。
所以,2018817是什么日子?
它是一面镜子。
照出了在“集体”和“热爱”的名义下,人性之恶可以被放大到何种地步。照出了虚拟世界的言论,可以怎样变成一把插进现实生活里,血淋淋的刀子。
直到今天,很多人依然对这个日期讳莫如深。它成了一个不能被提及的禁忌。新入坑的粉丝可能根本不知道发生过什么,他们看到的,是一片“和谐美好”的景象。
但我们这些从那个夏天走过来的人,忘不掉。
我们忘不掉那种信任被摧毁的感觉,忘不掉那种眼看着同伴变成恶魔的无力感,更忘不掉那个无辜的人所承受的巨大痛苦。
这串数字,对我们来说,是一个永恒的警钟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你有多么热爱一样东西,都不能失去理智,不能丧失良知。它提醒我们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屏幕背后每一个ID,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。
那个夏天,就永远停在了8月17号。
再也没往前走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