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晓1982年1月24日农历是什么时候?答案竟是万家团圆的除夕夜!


一上来就得把谜底给揭了,不然心里总像悬着点什么。1982年1月24日农历是什么时候?答案很简单,就是农历壬戌年(狗年)的腊月三十,大年三十,除夕

对,你没看错,就是那个辞旧迎新的大日子。

除夕啊,朋友们。这可不是个普通的日子。尤其是在1982年,这个年份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特殊的味道。那个年代,不像现在,点点手机,万年历小程序瞬间就能告诉你答案。那时候,想知道这个,你得去翻家里那本边角都磨得起了毛的黄历,或者问村里最有学问的老先生。

问出“1982年1月24日农历是什么时候”这个问题的人,心里大概率不是在做一个冷冰冰的日期转换。他想知道的,或许是那个日子背后,整个中国大地上氤氲着的那股子热气腾腾的烟火气。

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那个遥远的冬日。

1982年的1月24日,那天是星期天。北方的风,我敢打赌,一定还是那么凛冽,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。但再冷的风,也吹不散人们心里的那团火。因为,要过年了。

那会儿的年味儿,跟现在可完全是两码事。现在的年味儿,是抢高铁票的焦虑,是商场里循环播放的“恭喜发财”,是手机里收不完的祝福短信和抢不到几毛钱的红包。而1982年的年味儿,是实实在在的,能闻到,能摸到,能咂摸出滋味的。

那味道是什么样的?

是凌晨四五点,天还没亮,厨房里就传来的“邦邦邦”的剁肉馅声。是妈妈从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里,变戏法似的摸出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,小心翼翼地切着,准备包一顿一年到头最奢侈的饺子。空气里弥漫着的,是炸丸子、炸带鱼的焦香,是炖大肉的浓郁,是刚贴上窗户的红窗花透出的那股子纸墨味儿,混杂着孩子们口袋里没舍得放的挂鞭的硫磺气息,复杂,却又无比熨帖。

一个时代的味道

孩子们大概是最高兴的。穿上盼了一整年的新衣裳——通常是妈妈亲手缝的,布料还有点硬,带着一股子浆洗过的、崭新的味道。兜里揣着几毛钱压岁钱,那可是巨款,能在手里攥出汗来,盘算着开春了要去买几根冰棍,或者几张贴画。然后就像一群挣脱了缰绳的小马驹,在胡同里、院子里蹿腾,手里挥舞着“呲花”,在昏黄的路灯下划出一道道短暂又绚烂的光。

大人们则在忙碌中透着满足。辛苦一年,就盼着这一天。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,把准备好的年货一样样摆上桌。那桌上的菜,可能没有现在这么精致,但每一样都是硬菜,都是心血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暖黄的灯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,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被这温暖的光给熨平了。

说到这里,有一个东西是绕不开的。

就在那个特殊的除夕夜——1982年1月24日的晚上,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发生了。虽然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届央视春晚是1983年,但1982年的这个晚上,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一台“迎新春文艺晚会”。这,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“春节联欢晚会”的雏形。

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吗?

全国无数个家庭,在吃完那顿或许并不算丰盛但绝对充满幸福感的年夜饭后,围坐在一台可能还是黑白的、屏幕不大的电视机前。电视里,李谷一老师正在唱歌。那首后来引起巨大争议又风靡全国的《乡恋》,据说就是在无数观众的热情点播下,顶着压力在晚会上唱响的。

“你的声音,你的歌声,永远印在我的心中……”

那歌声,通过小小的电视屏幕,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。对于那个刚刚从禁锢中走出来,精神生活还相对匮乏的年代来说,这简直就是一场视听盛宴。人们第一次发现,原来过年除了放鞭炮、吃饺子,还可以这样,可以一家人坐在一起,看同一个节目,为同一个笑点捧腹大笑。

所以,你看,1982年1月24日农历是什么时候?它不仅仅是腊月三十。

它是壬戌狗年的最后一天,是改革开放春风初度的日子。那一年,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铺开,人们的钱包开始有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“活钱”,餐桌上的肉也似乎比往年多了一些。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萌芽的时代节点。

它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。是属于60后、70后的童年或青年时代的一个温暖坐标。提起这一天,他们脑海里浮现的,可能不是公历日期,而是那个挂着霜花的窗户,是满屋子的饭菜香,是新衣服带来的喜悦,和电视里传来的、略带“靡靡之音”嫌疑却又无比动听的歌声。

时间这东西,就是这样,在你没留神的时候,悄悄地就溜走了,还顺手带走了你裤兜里最后一颗大白兔奶糖。如今,我们知道了1982年1月24日是农历除夕,这个答案背后所连接的一切,却比答案本身,要厚重得多,也温暖得多。

它是一个时代的切片,定格了那个朴素、真诚、充满希望和新奇的瞬间。我们现在什么都有了,更快的网速,更丰富的娱乐,更精致的食物。但那种全家老小,不分你我,紧紧地围着一台小小的电视机,为一个节目笑得前仰后合、哭得稀里哗啦的夜晚,却似乎,再也找不回来了。

所以,下一次,当有人再问起1982年1月24日农历是什么时候,你可以告诉他,那是除夕。然后,你还可以多说一句:那是一个时代的年夜饭,真香。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