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入伏是什么日子


今年入伏是什么日子?

今年(2024年,以此为例)入伏的日子是 7月15日

为什么入伏的时间不固定?

入伏不是固定在每年的某一天,而是根据农历节气中的夏至来推算的。具体算法如下:

  • 初伏(头伏):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。
  • 中伏: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。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,则中伏为10天;如果有五个庚日,则中伏为20天。
  • 末伏: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。

庚日是指天干地支纪日法中,天干为“庚”的日子。因为天干地支是循环使用的,所以庚日每十天出现一次。因此,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,也就是入伏的时间,每年都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变动。

如何查找庚日?

最简单的方法是查看日历。现在手机日历或者网络日历一般都会标注出每日的天干地支。找到夏至日,然后往后数,找到第三个、第四个庚日,就能确定初伏和中伏的具体日期了。 也可以通过万年历或者干支纪日表来查找。

入伏的意义是什么?

入伏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段的开始。 “伏” 有隐藏的意思,意思是此时阳气盛极而衰,阴气潜伏于内。 此时,地表吸收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,天气会变得越来越热,高温高湿,闷热难耐。 俗话说: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。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、闷热的日子。

三伏分别多少天?

  • 初伏:10天
  • 中伏:10天或20天 (具体取决于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)
  • 末伏:10天

一些有趣的说法:

  • 老人们常说:“热在三伏”, 三伏天的到来,意味着真正的酷暑已经开始了。
  • 入伏后,人们会通过吃饺子、喝羊汤等方式来“贴秋膘”,补充体力,应对酷暑。 (实际上是入伏后,天气炎热,饮食清淡,容易消瘦,提前进行些补养)
  • 入伏也意味着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,需要注意田间管理,保证丰收。

总结:

记住,今年(假设是2024年)的入伏日期是7月15日。掌握了推算庚日的方法,你也可以自己推算每年的入伏时间了!享受夏日,注意防暑降温哦!
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